欢迎来到商城县人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院内资讯 >

医院动态

院内资讯

近期频频上热搜的百日咳,真的这么可怕吗?

更新时间: 2024/04/04    浏览数: 339

近期

不少医疗机构、媒体和家长

关注到了一种熟悉又陌生的疾病

——百日咳

图片
图源:网络

一夜之间,百日咳成了“网红”

大家都在纷纷讨论

“百日咳为什么突然增多了?”

“只有小孩子会得百日咳吗?”

“百日咳真的会咳百日吗?”

“该怎么预防百日咳?”

图片

图源:网络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潜伏期2~21天,平均7~10天。由于病程较长,咳嗽周期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

图片
图源:网络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的咳嗽,咳嗽终止时还伴有鸡鸣样的吸气吼声。百日咳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感染早期的传播风险最大。百日咳是已知传染病中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其R0(基本再生数)可达12~17,仅次于麻疹,明显高于流行性感冒等。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主要集中在3月龄以下的婴儿。


在疫苗广泛接种之前,百日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它是导致婴幼儿发病、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1974年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联合疫苗(DTP)纳入全球扩大免疫规划以来,百日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百日咳“重现江湖”?

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百日咳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和美国,百日咳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业内人士称之为“百日咳再现”。


在疫苗高覆盖率时代,百日咳感染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与感冒相似,仅凭症状较难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区分,又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因此百日咳的真实发病水平一直被低估。


近一两年来,随着我国核酸检测技术的普及,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百日咳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试剂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宏基因组测序等先进的检测手段也更多地应用于临床诊断,这些都提高了医疗机构百日咳病例的检出能力。



哪些人群会得百日咳?

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前,百日咳处于高流行时期,多数病例为儿童。在疫苗高覆盖率时代,婴幼儿因普遍接种疫苗而受到保护,青少年和成人发病相对增多,并且感染后可能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排菌时间延长,增加了家庭内未接种百日咳疫苗或还未产生抗体的婴儿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我们该怎样预防百日咳?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的规定,我国目前DTP的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各接种1剂,18月龄加强免疫1剂。


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是目前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如果家里有人确诊了百日咳,根据《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需将患者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 天,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做好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有明确接触史的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婴幼儿看护者和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在暴露后21天内(尽可能暴露后1~2 周内)接受药物预防或者紧急接种疫苗预防。


总之

百日咳是一种既古老

又有新的时代特征的疾病

有疫苗可预防

有药物可治疗

按时、全程接种疫苗

出现临床症状尽快就医

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百日咳带来的危害

图片

图源:网络



图片

来源:河南疾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版权所有:Copyrights © 2020 www.scxy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城县人民医院

ICP备案号:豫ICP备19025937号-1 豫公网安备41048202000000号

技术支持:河南微监